儒藏.史部.学校史志
征订类别: (重点图书 →儒藏丛书 )
- 丛书名:《儒藏》
- 丛书编(著)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苏大刚等)
- 编著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郭齐、舒大刚主编
- 版次:1
- 印次:1
- 定价:42000元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 页码:58928 页
- 字数:20400 千字
- 装订:平装
- 书号:ISBN 978-7-5614-5125-0
- 分类号:K0
- 库存:有书
- 责任编辑:陈国弟、张晓舟
第1版 第1次印 (42000元)
内容介绍
《儒藏·史部·学校史志》全套共68册,为《儒藏》的第181册至248册。中国注重教育,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夏、周之时,就有“庠”“序”“学”“塾”等官办学校形式存在,后来孔子办私学,成为官办学校的补充。汉代之后,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均得到很大的发展。唐代以国子监为代表的中央官学建立,晚唐时期,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学校得以成形,此后,这种官学和私学并立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清两代。
《儒藏·史部·学校史志》主要收录儒学史上记录的有关学校内容的文献。全书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官学的代表国学史志,一是私学的代表书院史志。全书选录有关文献107种,进行标点和校勘整理,并分别撰写提要以方便阅读。本套书可供儒学研究者使用。
目录
学校史志总目録国子监通志 明.邢让编撰 第一册
皇明太学志 明.郭鎜 王材编撰 第一—第二册
辟雍纪事 明.卢上铭冯士骅编纂 第三册
南廱志 明.黄 佐撰 第三—第五册
续南雍志 明.黄儒炳撰 第五—第六册
学典 清.孙承泽撰 第六—第八册
皇朝太学志 清.陆宗楷等编撰 第八—第十五册
钦定国子监志 清.梁国治等奉敕纂 第十六—第十九册
钦定国子监志 清.李宗昉等编撰 第十九—第二十四册
钦定国子监则例 清.瑞庆等总纂 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册
钦定学政全书 清.童璜总纂 第二十五—第二十八册
岳阳慎修书院志 清.锺英辑 第二十九册
石鼓书院志 明.李安仁重修 明.王大韶重校 第二十九册
国朝石鼓志 清.李扬华述 第二十九册
长沙府岳麓志 清.赵宁纂修 第二十九—第三十册
长沙岳麓书院续志 清.丁善庆纂辑 第三十—第三十一册
重修玉潭书院辑略 清.张思炯辑 第三十一册
新修宁乡县玉潭书院志 清.周在炽编撰 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册
群玉书院志 清.陈三恪辑 第三十二册
莼湖书院志略 清.徐凤喈辑 第三十二册
城南书院志 清.余正焕辑 第三十二册
箴言书院志 清.胡林翼辑 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册
郴侯书院志 清.曹维精等纂辑 第三十三册
宁乡云山书院志 清.周瑞松辑 第三十四册
渌江书院志 清.文蔚起等修纂 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册
浏东狮山书院志 清.李芸萧振声等纂修 第三十五册
浏东洞溪书院志 清.李临辑 第三十五册
石山书院汇记 清.张名钰纂修 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册
巴陵县金鹗书院志略 清.张作霖编辑 第三十六册
校经书院志略 清.张亨嘉编辑 第三十六册
崇义书院传书 清.佚名编辑 第三十六册
玉山县怀玉草堂斗山端明书院志 清.黄寿祺修 清.吴华辰任廷槐纂 第三十六册白鹿洞志 明.郑廷鹄纂修 明.陈汝简增补 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册
白鹿洞书院志 明.田管重修 明.周伟等编纂 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册
白鹿书院志 明.李应升修订 明.熊维典补撰 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册
白鹿书院志 清.廖文英重订 清.钱正振增修 第三十九册
白鹿书院志 清.毛德琦原订 清.周兆兰重修 第三十九—第四十一册
仁文书院志 明.岳元声纂 岳和声订补 第四十一册
二张先生书院录 明.张文化编 第四十一册
新淦凝秀书院志 清.朱一深撰 第四十一册
鹅湖书田志 清.王赓言 吴嵩梁编 第四十二册
信江书院志 清.锺世桢编辑 第四十二册
白鹭洲书院志 清.刘绎编 第四十三册
凤巘书院志 清.朱点易编 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册
安徽书院志 吴景贤着 第四十四册
紫阳书院志 清.施璜编辑 吴瞻泰吴瞻淇增订 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册
毓文书院志 清.洪亮吉编撰 第四十五册
泾川书院志 清.赵仁基编撰 第四十五册
泾川书院志略 清.吴鹗等编撰 第四十五册
还古书院志 清.施璜等编辑 第四十六册
东山书院志略 清.唐治编纂 第四十六册
桐乡书院志 清.佚名编 第四十七册
龙山书院志 清.刘作垣编纂 第四十七册
姚江书院志略 清.邵廷采等编 第四十七册
杭州三书院纪略 清.王同编 第四十七—第四十八册
瀛山书院志 清.方宏绶等纂 第四十八册
龙湖书院志 清.何子祥编 余丽元续编 第四十八—第四十九册
鄮山书院志 清.佚名编 第四十九册
东明书院志 清.郑遵泗等纂修 第四十九册
敷文书院志略 民国.魏颂唐编 第四十九册
诂经精舍志初稿 张崟编着 第四十九册
五峰书院志 清.程尚斐编 第四十九—第五十册
江苏书院志初稿 柳诒征着 第五十册
虞山书院志 明.张鼐等纂 第五十—第五十一册
常熟县儒学志 明.利瓦伊柱等纂修 第五十一—第五十二册
太仓州儒学志 清.俞天倬编撰 第五十二—第五十三册
东林书院志 清.严瑴编撰 高世泰续编 第五十三册
东林书院志 清.高嶐等增辑 第五十三—第五十五册
钟山书院志 清.汤椿年编纂 第五十五册
道南渊源录 清.邹鸣鹤编撰 第五十六—第五十七册
宝晋书院志 清.贵中孚辑 周樽修 汪志伊重修 赵佑宸续修 第五十七册百泉书院志 明.聂良杞编撰 第五十七册
南阳书院学规 清.李来章编撰 第五十七册
创建豫南书院考略 清.朱寿镛纂 第五十七册
嵩阳书院志 清.耿介撰 第五十八册
朱阳书院志 清.窦克勤编撰 第五十八册
勅赐紫云书院志 清.李来章 李琇璞纂 第五十九册
彝山书院志 清.史致昌辑 第五十九册
明道书院志 清.吕永辉纂 第五十九册
共学书院志 明.岳和声等纂修 第五十九—第六十册
鳌峰书院志 清.游光绎等纂集 第六十—第六十一册
鳌峰书院纪略 清.来锡蕃 章炜编纂 第六十一册
南溪书院志 清.杨毓健等纂修 第六十一册
致用堂志略 清.王凯泰编撰 第六十二册
诗山书院志 清.戴凤仪撰 第六十二册
端溪书院志 清.赵敬襄编纂 第六十二册
端溪书院志 清.黎佩兰编纂 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册
粤秀书院志 清.梁廷柟编纂 第六十三—第六十四册
学海堂志 清.林伯桐编 陈澧续编 第六十四册
应元书院志略 清.王凯泰编 第六十四册
连山书院志 清.李来章编纂 第六十四册
弘道书院志 明.来时熙缉录 第六十四册
潼川书院志 清.李元春着 第六十四册
华原书院志 清.李元春着 第六十四册
陕甘味经书院志 清.刘光蕡辑 第六十五册
河北省书院志初稿 民国.王兰荫编撰 第六十五册
文蔚书院纪略 清.靳荣藩辑 第六十五册
枣强敬义书院志 清.方宗诚纂辑 第六十五册
潜溪书院志略 清.朱云焕辑 第六十五—第六十六册
锦江书院纪略 清.李承熙编 第六十六册
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 清.张之洞撰 第六十六册
四川书院史 胡昭曦着 第六十六—第六十七册
山东省书院志初稿 民国.王兰荫编 第六十七册
士乡书院志 清.尹继美辑 第六十七册
问津书院志 清.王会厘续修 第六十七册
紫阳书院志略 清.董桂敷编 第六十八册
东坡书院志略 清.崔书黼辑 第六十八册
学校史志书名笔画索引 第六十八册
学校史志作者笔画索引 第六十八册
书评
标题: 《学校史志》小序
作者:
日期: 11-03-26 23:00:11
来源:
书评:
中国素有重教尊师传统,《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这些“庠”、“序”、“学”、“胶”,都是古代的学校。可见自虞舜至于三代,学校便已伴随养老制度产生了。周人总结前代经验,教育制度最为明备,从天子到诸侯,从政府到大夫之家、乡间闾里,皆有教育,均设学校。《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塾”、“庠”、“序”、“学”,就是周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学校名称。古者“学在官府”,中央之学必待天子命名而后成,其名称又有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之别,大学、小学之异。《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陆佃也说:“辟雍居中,其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玉海)卷一一一引)士大夫年老致仕,归教于塾学;贵胄世子,则七岁入小学,教以人伦;十有五岁入大学,师儒“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从而实现其“先知知后知、先觉觉后觉”的知识传授,和对士人“说《礼》《乐》、敦《诗》《书》”等从政能力的培养。此西周盛时之制,《学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谓此也。
及乎东周,王纲解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于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旧时官学体系忽焉瓦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孔子有忧焉,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史记》),将记载“先王陈迹”的“旧传世法之史”(《庄子》),修订成具有仁义思想的“六经”。孔子还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着籍者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卒后,弟子散游诸侯,友教士大夫,或为王者师,不仅大力推广了孔子学说,也壮大了孔子的事业——私学。孟子、荀子继之,也以教学方式传播儒家思想,于是私学益壮,成为官方庠、序、学、校之外的重要补充。私学之于启迪民智、促进学术,比之官学更胜一筹,对于战国时期百家竞起、诸子勃兴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秦重功利,奖励耕战,不尚学术,毁弃《诗》《书》,博士虽设,特备员待问。后期甚至“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儒家提倡的文教措施,丢失殆尽。汉革秦陋,教学大振,官学、私学,一时并兴。官学有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学又分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地方学则以郡、县、乡、聚等行政区划,而有学、校、庠、序之设。自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京师长安兴起太学,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以《诗》《书》《礼》《易》《春秋》教,培养致用人才。先是,景帝末蜀守文翁,设学宫于成都市中,选下县弟子入学,教以“七经”,此则地方官学传授儒经之始。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书·循吏传》),汉代地方官学于是日渐推广。平帝元始三年 (公元三年),令郡国普遍设立学官,学、校、庠、序各设经师一人,主掌教化。汉代也继承弘扬了孔子的“私学”传统,形成各种形式的民间教学组织,有“蒙学”、“精舍”、“精庐”诸名,略当后世小学、大学之分。这种以师、徒组成的经学研究群体,在汉代往往数量庞大、影响甚巨,人数多至百余人,有时甚至上千人,自西汉至于东汉,都不乏其例,贾逵、马融、郑玄皆其佼佼者也。
西晋为适应‘门阀制度’需要,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用以优待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也在地方建立了郡国学校。南朝刘宋,增强了中央官学分科教育,文帝时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大“学馆”,开启了隋唐以后专科学校的先河。受‘门阀制度’和‘坞堡经济’的影响,南北朝时期私学得到空前加强,许多坞堡既是私人经济、地方武装的堡垒,也是儒学传授、教育子弟的基地。重视童蒙教育和礼乐训示,成了这一时期教育的基本特色。 隋朝的短暂统一,也曾经带来教育的复苏,可惜隋朝君主前修后乱,好景不长。唐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全面繁荣的极盛时代,在京师设国子监,下统“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前三学具有大学功能,以儒家经学教育为主体;后三学则是知识技能传授,相当于今天的专科学校。此外还有崇文馆、弘文馆,亦有生员,是为“二馆”。唐代还为皇族子孙另立皇族小学,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地方府、州、县,亦皆有学,设有博士、文学、助教及教官。传统私学在唐代继续得到维持,唐代后期还产生了从中央文化组织演变而成的民间教育机构——“书院”,成为官办学校的重要补充,对后世影响甚大。当时长安俨然成为世界文化教育中心,内自吐蕃、高昌、突厥等族,外至日本、朝鲜、百济、阿拉伯诸国,常派子弟前来就学,以儒家思想为特色的中华文化也随之远播他方。
宋代的学校设置最为普遍,学校类型也有所增加,中央学、地方学及私学进一步成熟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高峰时期——“宋代文化”的全面到来。特别是萌芽于唐代的“书院”教学,在宋代完全成熟,白鹿、岳麓、应天、嵩阳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书院。 元代教育在经历了初期沉寂后,学校也逐渐得到恢复。中央有国子学、蒙古学和回回学;地方则按路、府、州、县等级别,形成路学、府学、州学、县学系统。这些官学例以儒经传授为主,故统称“儒学”。此外,元朝继承唐宋专科教育方法,在诸路开设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元代中后期,书院教育也逐渐兴起,书院成为当时传授儒学特别是理学的重要场所,对儒学普及、移风易俗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的中央学校实行文教的有国子监、宗学,从事武教的有武学。自永乐都城北迁,国子监又分成南监和北监。地方学校则按行政区划有府、州、县学,按军事设施有都司学、行都司学、卫学;此外还有设在转运司、宣慰司、安抚司的学校。清袭明制,中央有国子监(或称国学、太学),地方则有府、州、县、卫等学。明清时期,书院出现繁盛景象,许多大儒硕学皆集于书院,讲学论道,成一时风气。明朝后期,学士大夫借书院以评点时政、臧否人物,曾经遭到朝廷禁毁(如明代东林书院),但书院的教学和议政活动对明代学风转变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