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基因探秘
征订类别: ()
第1版 第1次印 (48元)
您可能还会喜欢该作者以下作品(或与其有过合作的他人作品):
中国红学概论(2008年) 内容介绍
《红楼梦》——中国最大的“文化心理暗示”,从《红楼梦》中看“儒家”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墨家”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道家”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易经”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一分为三”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梦”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十二”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生死观”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宝玉”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冷香丸”的文化基因,从《红楼梦》中看“神话”的文化基因,红学的源头在哪里?红学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从《丑陋的中国人》中探讨红学的“导向”,“大历史”与“大红学”,红学研究中的“门户”观,曹雪芹与中国式文人,解析“禄蠹”与“除‘明明德’外无书”,贾宝玉心中的“书”,贾宝玉的现实意义。
该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但读来却如同欣赏一本精美的散文集;书中虽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文化学理论,但理解起来却并不感觉高深与玄妙;作者虽然是一位80后,但对红学研究的思索却处处闪烁着智慧,深沉而厚重……经义在书中表达了一种学术观——任何一门“学”与“术”的思想,只有化为普通民众所能理解的方式,并让其学术精神与成果为大众所用,学术才有生命和价值。
目录
序总论
什么是文化基因
红楼文化基因
《红楼梦》——中国最大的文化心理暗示
探得
从《红楼梦》中看儒家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墨家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道家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易经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分为三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情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红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梦的文化基因
从《红楼梦》中看十二的文化基因
作者介绍
马经义,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81年,青年学者、红学家。中国红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03年出版学术专著红楼梦的梦幻结构学说,创立了“梦幻结构学说”的新理论,并获得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梦的痕迹》。200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60余万字的专著《中国红学概论》,系统梳理250年的红学历程,因其资料详实,学术思想独特,而享誉红学界。2010年出版《红楼文化基因探秘》,并首次提出“文化基因”概念。曾在国内各大院校巡回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忠于内心并有所担当的青年学者形象。精彩在线
《红楼文化基因探秘》序师军
这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但读来却如同欣赏一本精美的散文集;书中虽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文化学理论,但理解起来却并不感觉高深与玄妙;作者虽然是一位“80后”,但对“红学研究”的思索却处处闪烁着智慧,深沉而厚重……
马先生在书中表达了一种学术观:任何一门“学”与“术”的思想,只有化为普通民众所能理解的方式,并让其学术精神与成果为大众所用,才能使学术具有生命和价值。这些朴实而负有使命感的话语,总能唤起我一种莫名的冲动。这可能就是语言与人格的力量!
此时,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曾经讲过的一段话:“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与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一对对矛盾就像一个个魔咒,紧紧地套在中国几千年来的读书人头上。让人高兴的是,在马先生的这本书中,我似乎看到了一股正在化解“魔咒”的力量。它显得那么有力而生机盎然!
对于一位以推广“红学”为己任的学者,要建立一座连接“学术”与“大众”的桥梁,可能是最费脑筋的问题。在这方面,马先生早已做过尝试。2008年,他的《中国红学概论》一书得以出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然而学术思想的推广与传播,其路径不外乎两种——语言与文字。马先生的“红学”讲座我曾经有幸听过。不是我在读者面前吹捧,那叫一个精彩——语言干净、简练、幽默、机智。如有机会听上一讲,您就会辨识我是否在说假话!马先生的“文字”,似乎和他的语言风格完全不同。如果说马先生的讲座语言华丽而精雕细琢,那么他的文字表达却是飘逸而云淡风轻。为何有这两种风格,我一度纳闷儿。我曾问过马先生。他的回答让我疑云顿释,就四个字——“为了吸引”。他说,无论是讲座还是书籍,其目的都是传播思想;要达到传播的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住人。讲座语言的华丽而精雕细琢是为了第一时间刺激受众的听觉;文字语言的飘逸而云淡风轻也是为了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能读到一篇篇清新而淡雅的“学术散文”。我们可以随着马先生的文字“敞开自己的心灵,借着春天的生机盎然、夏天的热情洋溢、秋天的温情脉脉、冬天的银装素裹去乘物游心。在这被水养护着的园子中,他们可以不去顺应世间人为宣扬的规则,也可以不去聆听那些僵硬的教训,而在水的润泽中见心见性、倾听心声与水声……”(本书原文)
如果一位学者过分地强调自己的“语言”,可能会让你感觉“雕虫小技耳”,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书中那一个惊世骇俗的文化学理论——文化基因。
纵观中国文学史,我有一种感觉。它的发展就如同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一样,就像一个小孩子牙牙学语一样:最早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词,后来开始说短句,最后学会使用复句,最终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中国的文学从形式上看,是丰富多彩的:她历经了上古的“神话”、两周的“诗歌”、先秦的“散文”、汉代的“辞赋”、唐代的“诗词”、宋代的“传奇”、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以及近现代的新文学形式。但无论怎么变,中国人的审美方式、思维理念和贯穿在诗词、小说、散文中的精神气脉始终如一,亘古未泯。
为什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而马先生在文中一语道破天机——文化基因所致。什么是文化基因?马先生的定义是:
“一个民族所秉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各种品质,在族人身上幻化成的举动、认识与思维;而这种‘举动’、‘认识’和‘思维’会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自然流露,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生存样态,进而历经承袭、演化、优胜劣汰并代代相传。”
在《总论》中,马先生对“什么是文化基因”作了详细的解析。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文化基因的控制和支配。无论外在的环境怎么变化,文化基因就如同人类的DNA一样坚守着它的永恒。马先生的这一发现,必将对文化的认识与研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谓“术业有专攻”。马先生是“红学”研究者,那他用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来研究《红楼梦》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在《“红学”研究的“潜规则”》一文中,马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红学’研究的第二个‘潜规则’就是必须神化曹雪芹。也许这是出于对曹雪芹的尊重。当研究者把《红楼梦》作为透视中国文化的窗口时,他看到的‘景致’其实已经不在《红楼梦》中了。他可能会看见庄子的‘一双翅膀’在遨游苍穹,看见孔子的‘一颗爱心’在构建和谐,看见老子的‘一双慧目’在辩证万物,看见韩非子的‘一对冷目’在直面人生……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会满怀欣喜,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曹雪芹不仅是儒学大家,同时还是道学精英,更兼法家天才。久而久之,曹雪芹就从‘人’晋升成了‘神’。同样要命的是,把曹公摆上‘神坛’也就罢了,还不让他下来,逼着人家‘装神弄鬼’。”
这段妙趣横生的表达,除了有一份学术式的幽默以外,更让我看到了一份关乎学术研究状况的忧虑——而这恰恰是马先生想解决的问题之一。